内容
1949年的纽约,曼哈顿一间没有暖气的公寓里,三十三岁的穷作家海莲,偶然看到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广告,凭着一股莽撞劲,她开始给这个伦敦地址写信。这一写,就写了二十年。很多年后,她和这家书店的通信集,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不断演绎。而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来,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作者
海莲·汉芙(Helene Hanff),1916年4月15日出生在费城。绝大部分的岁月都在曼哈顿度过,一生潦倒。海莲·汉芙生前从事最多的工作乃是为剧团修审剧本;并曾为若干电视剧集撰写剧本。主要的著作有:日记体的纽约市导游册《我眼中的苹果》、自传《Q的遗产》、《纽约来鸿》、《布鲁姆斯伯里的 女伯爵》以及一系列以少年为对象的美国历史读物。1997年,海莲·汉芙因肺炎病逝于纽约市。
陈建铭,曾任职于台湾诚品书店古书区,现为专业文字工作者,译有《纸房子》、《查令十字街84号》、《菩萨凝视的岛屿》、《乞丐国王的时空指环》、《藏书之爱》,主编有《逛书架》、《逛逛书架》等书。这是他翻译的第一本书,在未得知此书的版权购买之前,便凭着自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爱动手开始翻译其中的章节。
目录
序言
二十年间,汉芙总共在查令十字街84号购书近五十种,这个数目并不大,算不得是位好顾客,但保持着与书店的德尔先生及其他人的通信来往,却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她在五十年代初英国困难时期慷慨出手的豪情,为她带来了英伦的真挚的友谊,也是这扎书信的人情味所在。
・序:书缘・情缘
・译序:关乎书写,更关乎距离
查令十字街84号
我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你们刊登的广告,上头说你们“专营绝版书”。另一个字眼“古书商”总是令我望之却步,因为我总认为:既然“古”,一定也很“贵”吧。而我只不过是一名对书本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罢了。在我住的地方,总买不到我想读的书,要不是索价奇昂的珍本,就是巴诺书店里头那些被小鬼涂得乱七八糟的邋遢书。
・1949年10月5日
・1949年10月25日
・1949年11月3日
・1949年11月9日
・1949年11月18日
・1949年11月26日
・1949年12月8日
・1949年12月9日
・1949年12月20日
・1950年3月25日
・1950年4月7日
・1950年4月10日
・1950年9月20日
・1950年9月25日
・1950年10月2日
・1950年10月15日
・1950年11月1日
・1951年2月2日
・1951年2月20日
・1951年2月25日
・1951年4月4日
・1951年4月5日
・1951年4月5日
・1951年4月9日
・1951年4月16日
・1951年9月10日
・1951年9月15日
・1951年10月15日
・1951年10月20日
附录
然而,不真的只是84号书店的诱引,我真正想说的是,如果说从事出版工作的人,或仅仅只是喜爱书籍、乐于阅读的人得有一处圣地,正如同麦加城之于穆斯林那样,短短人生说什么也都得想法子至少去它个一次,那我个人以为必定就是查令十字街,英国伦敦这道无与伦比的老书街,全世界书籍暨阅读地图最熠熠发光的一处所在,舍此不应该有第二个答案。
・有这一道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
・爱情的另外一种译法
书评
二十年的书信情谊,绵淡悠长。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因为是书信结集而成,如果不称作小说,叫散文集也无所谓。信大都不超过八百字,字里行间却满是美国女子的爽朗幽默及英国男人的沉稳体贴。
・绵延二十年的友情或爱情
・假如有机会去英国
・这世界,至少还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