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
类别:

“视而不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

当当

书籍简介

内容

看客的目光跨越百年交汇于纸面,视觉研究手持隐秘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座晚清民初的图像宝库:上海开埠庆典图像里的民族主义和政治博弈;女性形象在近代大众文化中的首次突围;民国画师平衡新与旧的美丽;报刊编辑开启对新娱乐的追求……

本书考察近代视觉文化中的具体问题,分析晚清民初文化交融背景下,大众文化中视觉符号的形成与变动。从《点石斋画报》到《时报·余兴》,从美女月份牌到时装仕女图,作者关注画报、广告、印刷、电影等媒介,回应视觉文化研究中谁在看、怎么看、看什么、什么东西可看等核心问题,期待与读者一起睁开眼睛,看见近代视觉文化中被“视而不见”的新变,思考过去与当下。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博士,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文艺批评、中国近现代美学。已发表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若干,译有《德里克·贾曼》。

目录

序言:看客的“密钥”

导言

一、视觉建构与社会生活

1.图像穿破历史:上海租界开埠五十年庆典组图的图像阐释

2.看街楼与女看客:视觉现代性视域下《点石斋画报》中的图像与性别

3.展示女罪:《点石斋画报》中女性犯罪图像的视觉特征与文化阐释

二、视觉消费与时尚变迁

1.“点石”“飞影”:晚清画报从“时事”“时尚”的图像传播新变

2.贩卖“美丽”:从报纸广告考察民初时装百美图的商品美学

3.画里真真:民国美女月份牌的“质感”

三、视觉实践与创作主体

1.虞山陈映霞:民国时装仕女画家陈映霞评传

2.包天笑的“人设”:《时报·余兴》的编辑策略及其影响

3.凤凰之再生:田汉《风云儿女》对左翼创作理念的回应与突破

四、视觉技术与图像复制

1.“落石”成金:清末民初照相石印的比较优势与本土出版

2.技术的星丛:民国初年多重图像印刷技术的媒介考古

3.机械复制时代的色彩:清末民初图像转印的色彩技艺与视觉转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