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书名: 习得性无助作者: 【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译者: 李倩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0-07价格: 58.00元页数: 254isbn: 9787300281674

正版购买


内容

熟悉塞利格曼的读者能从这本经典中汲取新的养分,不熟悉他的读者更能大快朵颐。

——《今日心理学》

Psychology Today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感冒,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塞利格曼如是写道。但导致抑郁、焦虑和失败的痛苦情绪不会“凭空出现”。相反,正如塞利格曼论证的那样,这些普遍的精神障碍往往源于个体习得、强化与合理化的一种无助感。

这本经典之作结合实验与案例,揭示了悲观、屈服、童年挫折、决策恐惧、动机丧失乃至猝死背后的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在书中有理有据地证明了抑郁的成人和儿童均可以“忘却”自身的无助,在一定程度上重获人生的控制权。

本书为塞利格曼的成名作,集中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的生命关怀使命。

作者

马丁·塞利格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1998),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积极心理学中心主任,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2002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学评论》(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将其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

塞利格曼的作品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读者文摘》《今日美国》以及许多其他热门报刊的头版上都有报道,并被翻译成超过45种语言,如中译本中的《教出乐观的孩子》《持续的幸福》《真实的幸福》等,这些书都已成为国内的超级畅销书。他还在许多电视和广播节目中担任心理科学及其实践的发言人,开设有教育、暴力、幸福和心理治疗等广泛主题的专栏,并经常在全球范围内向教育工作者、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以及公众发表演讲。

塞利格曼获得过众多重量级荣誉,包括APA心理学杰出终身贡献奖(APA最高奖,2017)、唐奖心理学终身成就奖(2014)、APA杰出科学贡献奖(2006)等。

目录

序言
第1章绪论
无助现象以及个人控制
习得性无助理论
习得性无助的三种含义
习得性无助:向内、向下以及向外
为什么习得性无助备受争议
为什么习得性无助如此广受关注
第2章动物的习得性无助
第一个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理论
争议话题
接近性对关联性
表征和预期
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3章习得性无助的生物学基础
去甲肾上腺素
伽马氨基丁酸(GABA)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
神经递质、神经调质以及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被忽略的话题
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4章人类中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标准
实验室中习得性无助的操作定义
有关人类无助研究的一项元分析
人类无助的其他方面
习得性无助在人类中的普遍性
认知与自我报告
其他解释
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5章从归因角度进行的修正
历史背景:归因理论及从归因角度进行的理论化
因果解释与控制点
修正后的习得性无助模型
评估解释风格
有关解释风格的实证研究
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6章习得性无助与抑郁
什么是抑郁
对有关抑郁的习得性无助模型所做的修正
现代性和抑郁
争议话题
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7章习得性无助与社会问题
习得性无助的标准
对相关应用所做的调查
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8章习得性无助与生理健康
一些基本规律
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
机制
动物以及人类身上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对比
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9章结语
一部简要的选择史
控制的重要性
习得性无助:科学争论和发展的一种模式
习得性无助和个人控制时代
乐观主义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