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如果他一直乖乖地當醫生,就不會有作家侯文詠了!
巨變時代,擁有8種最迫切競爭力的關鍵態度,為人生畫上驚嘆號!
你是心甘情願的乖、毫無懷疑的乖嗎?
乖就能成功、乖就能快樂嗎?
在一個今日的標準答案很快被明日淘汰的巨變時代中,
只有不乖,才能確保你永不過時……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要求做乖寶寶、乖學生,最好大家都一輩子照著主流價值觀活到老、乖到老!那麼,為什麼現在卻反過來要「不乖」?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繼續乖下去,但有太多疑問在等待我們去挖掘,有太多挑戰在考驗我們的應變力,有太多刺激在拓展我們的視野,而「乖」可能會讓你無法適應波動激烈的時代,「乖」可能逼你在遭遇挫折時選擇放棄……這樣的乖,怎麼會有進步的空間?人生怎麼可能獨一無二、精采好玩?
試著用「不乖」的角度想想:為什麼「認真」拚不過「迷戀」?失敗又怎麼會比成功好?爲什麽我們總是用「別人的腦袋」,而不是「自己的腦袋」想事情?為什麼「視野」遠比「眼界」更重要?……
讓我們跟著侯文詠一起想想,在一個今日的標準答案很快就會被明日取代的巨變時代中,如何突破那些別人給的標準答案,進而培養出適應變動的競爭力,追求真正屬於自己的答案,並且開創出自己想望的人生!
作者
侯文詠
台灣嘉義縣人,台大醫學博士,目前專職寫作。
目录
序言 幼年的心理创伤,支配人们的一生
遭父母忽视的恐惧
无法信赖自己,并轻视自身的苦楚
第1章 为什么“乖孩子”是问题
某个“乖孩子”的悲剧
“做好事、得褒奖”的陷阱
“我都做到这种地步了……”
隐藏的神经质爱情索求
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杀者
不安罩顶而无法自拔,所以扮演“乖孩子”
企图把孩子当精神奴隶的父母
持续背叛自己会对生命绝望
乖孩子核心里的“厌恶”情感
由于“应该表现出的自己”而失去自我
放弃自我渴求,实现父母愿望
第2章 过剩的爱与支配欲
孩子沦为父母精神纠葛的牺牲品
过剩的爱,是爱情饥渴的强迫行为
占有、支配才是爱?
迁怒到孩子身上
忧郁症患者年幼时也是“乖孩子”
双重束缚的沟通
第3章 不安所引发的心理疾病
不安的三种基本性格
与母亲的关系缺乏信赖
比起被遗弃的恐惧,宁愿选择服从
借由迎合对方来自我保护
将憎恨与敌意压入潜意识
酸葡萄与甜柠檬
第4章 表面上的”适应”
闪避与人对立的原因
转移到自身的怒气
为了实现自我,“利己”是必要的
表面上的“适应”
重要的是,拥有“选择自己所信仰”的勇气
当深藏不露的负面情感爆发时
顺其自然的孩子与刻意适应的孩子
“认真大好人”压抑着敌意
第5章 隐藏在“另一个自己”背后的欲望
压抑导致对己对人紧闭心扉
当察觉到对父母的憎恨时
“乖孩子”无预警地成了家暴者
孩子期望被父母疼爱
二次压抑与纠葛的折磨
夫妻失和导致孩子精神扭曲
玩乐不足酿成问题儿童
第6章 自我消灭与爱情渴求
深藏心底的真正动机
神经质爱情索求者付出亲切等同于请款单
致力给人好印象,吃力不讨好
夹在“不准存在”与“给我死命工作”的两难绝境
“我最好消失”的自我印象
对自己灰心丧志者眼中的世界
第7章 无私的父母与乖孩子构筑的枷锁
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自我中心者缺乏自我
“必须得到他人需要的人”
乖孩子罹患“母爱缺乏症”
“无私父母”的利己主义
忽视他人期待,一味吸引关注
矛盾心态
不愿被束缚,又离不开父母
第8章 追寻自我确立
“不安的鞭子”驱使孩子乖乖念书
关怀与温柔的背后,都有着不安虎视眈眈
“真实面貌的自己”遭拒所引发的自卑感
父母失望的叹息让孩子沦为奴隶
升迁忧郁症、搬家忧郁症的机制
服丧之人犯罪的缘由
支撑老顽固的“规范意识”
只能扮演乖孩子过活的孩子们
没有确立自我,成了“表面高手”
缺乏某物就活不下去的成见
紧紧抓牢拒绝自己的对象
遭到“去势”的乖孩子
亲子关系会深深影响到恋爱能否顺遂
结语 父母给孩子最棒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