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书名: 二泉映月作者: 黑陶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9-09价格: 88页数: 58isbn: 9787103037355

正版购买


内容

《二泉映月》是一部深入挖掘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生平及其传世名作《二泉映月》的文化符号著作。全书以“东方文化符号”为主题,通过上、中、下三篇结构,全景式展现了阿炳从出生、苦练、失明到成为“中国乐神”的传奇人生,以及《二泉映月》从街头巷陌走向世界音乐殿堂的历程。

作者

《二泉映月.伟大的音乐·国韵华章(胡琴)》主要内容简介:所以,胡琴最初是中国古代北方、西北少数民族乐器的统称。而近现代才作为奚琴、胡琴等拉弦乐器的专属名称。胡琴,古称胡尔,简称西胡,蒙古族弓弦乐器,源于唐代奚琴。至北宋元丰年间,驻守北部边疆的宋代军队中已广泛使用马尾做弓拉奏。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或马尾胡琴从二十世纪三二十年代的刘天华开始,胡琴正式进入专业音乐领域,众多中国民乐改革家更不断赋予胡琴更多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二十世纪初,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先生对二胡的演奏开始了从一个把位到三个把位的探索。

目录

阿炳穷是穷,但志气蛮高
我亲历了《二泉映月》的最初录音
我画的是阿炳生前最典型的形态
无锡人常称他们是一对“仙童
仙女”
我父亲是阿炳的隔房师兄
我和阿炳做过两年的邻居
阿炳当年是有名的“无锡八怪”
之一
第一个劳动节,我们请阿炳来演出
我是听阿炳演奏最多的人之一
《二泉映月》是无锡人的“就寝
音乐”
我曾负责并亲自参与帮阿炳拾骨
我收集过许多阿炳的故事
阿炳停当我们唱,我们停当阿炳唱
最难忘记的是阿炳击鼓
第一次看见公公,有点吓
附录一 瞎子阿炳小传(1952
年版)
附录二 阿炳小传(1983 年版)
附录三 华彦钧(阿炳)年谱(修订稿)
附录四 阿炳《二泉映月》的流播

上一本
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