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社会学泰斗经典力作,《乡土中国》姐妹篇】
如果说想看清中国人的文化根系就一定要读《乡土中国》,那么想理解中国人的根系变迁就一定要读《乡土重建》。
《乡土重建》是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的杰作,阐述了农村、城镇与都市的关系,讨论了土地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和乡村工业的发展问题。更进一步剖析了中国人特有的乡土困境——城乡转型后,我们因何困在到不了的远方与回不去的故乡之间?刻在中国人基因中的乡土文化又该何去何从?
本书将深入探寻乡土社会转型与重建的可能性,为今天的我们带来深刻启发。
作者
费孝通 1910-2005
江苏吴江人。20世纪中国卓越的学者与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社会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曾先后在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一生以书生自任,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等。
目录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乡村 市镇 都会
论城 市 镇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基层行政的僵化
再论双轨政治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
节约储蓄的保证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