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文化哲学》是施韦泽生前发表的最重要的哲学一伦理学著作,包括其关于写作《文化哲学》的宏大计划中的第1卷《文化的衰落租重建》和第2卷《文化和伦理》。本书将有利于改变他所指出的这一“忽视”,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施韦泽的文化和社会批判思想,以及他作为一个“现代最了解西方文化智力发展和道德传统的人”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料。
作者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是一部文化哲学的认识论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人类认识结构与文化》,着重论述文化哲学认识论的性质和特点,并以人的思维的创造性为主题,探讨认识活动的文化意义,揭示人类认识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提出,文化哲学的认识论本质上是以人的文化创造活动为本性的哲学的认识论;其认识的结构是由文化心理活动、建构逻辑格的活动和经验认识活动构成的立体交叉的活动系统;这三种活动各有其他特点和功用,又相互联系,共同构造了人的文化创造活动的内在机制,决定着人的思维的创造性和无限开放性。下篇:《生存与评价》,从人的生存入手研究评价问题,分析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狭义认识论(即知识论)和广义认识论”,并把评价的研究定位于广义认识论上,分别论述了评价认识的本体论基础、评价认识的思维基础、评价认识的形式;以对偶然性的本体意义的发发打通了认识论与本体论之间的关系,以对微观思维方式的探讨揭示了哲学与当代科学之间的内容一致性,以对规范的研究建构起认知、评价与实践相联系、认识与批判相一致的开放的认识系统,从而证明,认识的开放性不是由科学的必然世界构筑起来的,而是由人的生活的偶然世界创造出来的;它是理性的,又是客观的。这就表达了全书的主体思想;文化哲学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论的认识论模式,是哲学通达生活世界的本体的最重要一环。
目录
导言 文化的凸显与文化哲学的自觉
上篇 理论理性层面的文化哲学论题
第一章 文化现象
第二章 文化模式
第三章 文化危机
第四章 文化转型
下篇 实践理性层面的文化哲学论题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迟滞
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机制
第八章 全球化时代的新文化精神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