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赵汀阳“第一哲学”系列之一,收录了作者九篇近二十年有关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文章,集中呈现了其有关创世存在论、共在存在论、动词哲学、时间分叉、历史形而上学、问题的递归性等极富原创性的哲学论述。可与作者的《第一哲学的支点》《一个或所有问题》参照对读。
本书尤侧重从历史哲学的角度阐释“本源”问题,提出“历史形而上学”的理论 ,认为创世论、存在论和历史哲学三位一体,即创世论的起源问题、存在论的本源问题和历史哲学的溯源问题,三者存在一致性,彼此相关、互相解释。
“历史形而上学”聚焦人与自己创造的历史和文明的关系。人创造了文明,文明反过来又再造了文明的创造者。人类在创世中创造自己,是历史性的存在与概念,是永远具有未来性的概念。人类没有抽象面目,没有先验自我,没有永恒品质,只有作品——人创造的历史与文明,而人也只有通过创造物——历史和文明来反思自身。
作者
赵汀阳大概是当代中国敢于质疑和挑战自古希腊到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唯一哲学家,他认为以存在和真理为基本框架的哲学传统是可疑的,存在与真理属于科学和神学范畴,自古至今哲学对存在与真理的解释都是伟大却徒劳的努力;而现代哲学摈弃形而上学的的努力也归于失败,因为任何理论都或明或暗地包含了形而上学的承诺,迄今形而上学仍是一个未成工程。
赵汀阳这些年来的努力是建构了一种值得讨论的“新形而上学”,提出了创世存在论、共在存在论、动词哲学、历史的存在论事件、递归溯源等极富原创性的哲学论述。三联的“赵汀阳集”便是他有关新形而上学思考的集中呈现。
赵汀阳集书目
第一哲学的支点 a foundation for first philosophy: from cogito to facio
一个或所有问题 one or all problems
寻找动词的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on verbs
跨主体性 trans-subjectivity
秩序的理由 the viability of orders
历史,山水,渔樵 historicity, naturality and tellers of histories
目录
前言 从我思到我作
1第一个哲学词汇:否定词
2 动词存在论与创造者视域
3 创世论的存在论
4 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
5 时间的分叉:作为存在论问题的当代性
6 关于形而上学的评论
7 追溯本源的方法和问题的递归性
8 形成本源问题的存在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