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书名: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作者: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价格: 51.21isbn: 9787213063497评分: 8 (豆瓣)评分: 71.1 (微信)

正版购买


内容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塞得希尔·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强强联合之作,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之后的又一部行为经济学重磅新作,《金融时报》2013年必读十佳商业图书。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作者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领域重要领头人。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等人联合创立非营利性组织ideas42,致力于利用行为科学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

在麻省理工学院,与《贫穷的本质》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等人联 合创立“贫困行动实验室”,并于2002年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

出生于印度农村,7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1993年,获得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经济学3个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

198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科学博士学位。古根海姆奖获得者。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领域涉及认知科学、判断与决策、行为经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