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本书写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二百周年之际,首次出版于1990年。霍氏探讨了两个世纪中从资产阶级自由派到共产主义者,不同人群对大革命的引用和解读,说明他们如何将大革命模型应用于自己的时代和事业,并指引读者走出“修正主义”史学的迷雾。无论史家如何阐释,无可辩驳的是,法国大革命让人民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它曾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更在持续影响人类的当下和未来。
作者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1917—2012),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1917年生于亚历山大,曾在维也纳、柏林、伦敦和剑桥求学。他在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任教直到退休,此后在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任教,2002年起担任伯贝克学院校长直至过世。
霍布斯鲍姆研究的历史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至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扩至拉丁美洲。霍布斯鲍姆一生著作甚丰,在劳工运动、农民叛乱、民族主义和世界史领域的研究堪居当代史家的顶尖水准。他也是英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编者。
目录
第一部 革命运动的心理学元素
第一卷 革命的一般特征
第一章 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
第二章 宗教革命
第三章 革命中的政府行为
第四章 人民在革命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卷 革命中的主流心理形态
第一章 革命中个体人格的变化
第二章 神秘主义心理和雅各宾心理
第三章 革命心理和犯罪心理
第四章 革命大众的心理
第五章 革命议会的心理
第二部 法国大革命
第一卷 法国大革命的起源
第一章 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
第二章 旧制度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的精神无政府状态与哲学家的影响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的心理幻想
第二卷 大革命时期理性、情感、神秘主义以及集体诸要素的影响
第一章 制宪议会的心理
第二章 立法议会的心理
第三章 国民公会的心理
第四章 国民公会时期的法国政府
第五章 革命暴行的实例
第六章 大革命时期的军队
第七章 大革命领袖的心理
第三卷 古代传统与革命原则之间的冲突
第一章 无政府状态的最后挣扎:督政府
第二章 秩序的恢复:执政共和
第三章 最近一个世纪传统与革命原则相冲突的政治后果
第三部 革命原则的新近发展
第一章 大革命以来民主信仰的进步
第二章 民主演进的结果
第三章 民主信仰的新形式
第四部 民族心理学
序言 现代社会平等观念及其历史心理学基础
第一卷 民族心理特征
第一章 民族精神
第二章 民族性格变化的局限
第三章 民族的心理等级制度
第四章 民族和个体的渐进区分
第五章 历史民族的形成
第二卷 民族的心理特点如何体现在不同的文明要素中
第一章 文明的各要素被视为民族灵魂的外在体现
第二章 社会制度、宗教和语言如何发生变化
第三章 艺术如何转变
第三卷 民族性格决定民族历史
第一章 民族精神如何决定其社会体制
第二章 将前述原则运用到美国和西班牙裔南美洲共和国演化的
对比研究
第三章 民族精神改变如何影响其历史演化
第四卷 民族心理特点如何变化
第一章 民族生活中思想的作用
第二章 宗教信仰在文明进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 伟人在民族历史中的作用
第五卷 民族素质的变异及其衰退
第一章 文明如何衰败和消亡
第二章 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