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失焦》是罗伯特·卡帕亲历二战的摄影手记,作品忠实记录了他在战争中经历和感受到的一切。展卷阅读,有时会哑然失笑,而更多的时候,则会让人心情沉重。卡帕深深热爱生命,热爱和平,他厌恶战争,痛恨自己的职业——眼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生死只在一瞬间,任谁也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反差——尤其是当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甚至随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然而卡帕却以近乎“冷酷无情”的冷静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他的文字,他的照片,无一不充分体现出这种冷静,而隐藏在冷静背后的,是用生命才能换取的勇气。
作者
卡帕是廿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
也是定義「戰地攝影」的人。——大英百科全書
羅伯‧卡帕(Robert Capa, 1913-1954)是廿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他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歲前往柏林學習攝影之後,努力尋找機會出頭。他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奠定戰地攝影師的名聲,從有攝影史以來,很少有攝影師第一次公開發表的照片就能震驚世界,但羅伯‧卡帕做到了。
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在他短暫的41年歲月中,先後在歐洲、亞洲、中東拍攝過五場重要的戰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他辦展時稱他「見證了廿世紀最重要的時刻」,大英百科全書說他是「當代戰地攝影的定義者」;美國最著名的女攝影師伊芙‧阿諾直接稱呼他是「廿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這個稱謂,更受到《時代》雜誌創辦者亨利‧魯斯的完全支持。
羅伯‧卡帕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他透過攝影檢視了戰爭、暴力、痛苦和死亡。他那些最接近受難者真相的影像,是對戰爭暴力的反控,也對於人類生存和自我毀滅間的矛盾,做了最詳實的註解。卡帕的照片與文學家的文字緊密結合,分別讓爾溫‧蕭(Irwin Shaw)及約翰‧史坦貝克創作出與《以色列報告》及《俄羅斯記行》圖文作品流傳後世,也成為文壇佳話。《生活》、《柯利爾》(Collier)等雜誌大量刊載他的作品,奠定他在寫實記錄上罕有人能匹敵的地位。1947年他與法國攝影師布列松、波蘭攝影師大衛‧西摩共同創設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攝影組織「馬格蘭」攝影會社(Magnum Photos),這是他在攝影史上最大的建樹,從此留名青史。
1954年他在越南不幸觸雷身亡。他死後,紐約各地電視台、電台和報紙也以極大篇幅刊登報導,一致讚揚他是一個最勇敢的攝影家。為了紀念他,世界上曾舉辦十三次卡帕個人作品展覽,許多有全球影響力的攝影書刊都介紹過他。在美國、英國、法國都出版過卡帕的作品專集,1955年美國《生活》雜誌和「海外記者俱樂部」還設立了「羅伯卡帕金質獎」,用以鼓勵在新聞攝影上有成就的攝影記者。1966年,美國成立了「關心人的攝影基金會」,以紀念卡帕。
目录
•1942年 夏
•1943年 春
•1943年 秋
•1944年 夏
•1945年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