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价值

书名: 价值作者: 张磊译者: 金永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0-09价格: 118元页数: 475isbn: 9787572201882评分: 7.4 (豆瓣)

正版购买


内容

高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首部力作,沉淀15年,张磊的投资思想首度全面公开

全书共3个部分10个章节,介绍了张磊的个人历程、他所坚持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以及他对价值投资者自我修养的思考,还介绍了他对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创业组织以及对人才、教育、科学观的理解。书中包含 大 量珍贵资料,不仅有首次提出的7大高瓴公式,详细拆解的10多个投资案例,还有11张精致手绘彩插和19张珍贵照片。

● 高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的的首部力作。

张磊以乐观主义创业者的心态创立高瓴,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长期主义和研究驱动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坚定地“重仓中国”,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产业创新。经过十五年的发展,高瓴不仅成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更支持和参与了一批伟大企业的诞生和成长。

● 沉淀15年,张磊的投资思想首度全面公开。

在这部百万读者翘首以盼的年度巨制中,张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投资和商业的全方位思考,第一次全面剖析了高瓴的投资体系和创新框架,也第一次倾情分享了他对工作和生活的个人体悟。

● 50+位国内外大咖罕见同框共同力荐。

这本书不仅得到了马化腾、王卫、王晓东、巴曙松、刘伟、刘芹、方洪波、左晖、冯仑、李开复、李革、李彦宏、李勇、陈东升、陈邦、陆奇、邱国鹭、张轩松、张懿宸、张勇、郁亮、罗秋平、周其仁、施一公、秦朔、钱颖一、梅志明、曹德旺、龚宇、梁锦松、董明珠、雷军、虞锋等国内大咖的联袂推荐,还得到了耶鲁捐赠基金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Zoom创始人袁征、沃尔玛董事会主席格雷格·彭纳、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等众多海外大咖的共同力荐。

马化腾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读完《价值》,我意识到每一位企业家都是投资人,每一位好的投资人也都是企业家。唯有伟大格局观者才能行稳致远,才能真正在“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理念下创造卓越价值。

王卫

顺丰控股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一个人成功一次,也许是偶然,但是若能长期成功,那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可能从思维到行为都跟别人不太一样。我认识的张磊有两点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是喜欢冒险。有一次我去滑雪,刚好碰见他,我都是在寻常的雪道上滑,而他则喜欢去挑战那些更难的雪道。这源于我和他完全不一样的性格,当然,不同的性格也让我们达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成就和事业。

第二是肚量大。以前的我有些年少气盛,不知不觉会得罪人,其中就曾冲撞过他。但是在后来的一些交往中,他非但没对我产生什么看法,反而对我还很热情。这种气度和胸怀是很让我佩服的,相信也是让他在事业上能够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张磊出书了,我觉得很有必要读一读,通过学习他的思维精华,进而帮助自己成长。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知道了别人的优点后都能够学得会,但是我们首先还是要“知道”,再谈“做不做得到”的问题。我会认真地把这本书读完。因为工作繁忙,这一辈子我能读完的书可能不会太多,但是这本书应该是其中的一本!

王晓东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百济神州共同创始人,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手不释卷地读完了张磊先生的《价值》这本书。过去虽然看过他的文章和讲演稿,对他的一些金句,如“做时间的朋友”“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耳熟能详,但读完《价值》这本书,我对这些思想的来源和内涵有了系统的了解。书中张磊先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使其形成的人生经历与受教育经历也有翔实描述。我尤其发现,高瓴做投资和我们做科学研究在思想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价值》不仅可以给投资和创业的人带来很多启发和领悟,而且对社会很多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科学研究人员都会深有裨益。

方洪波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我与张磊相知多年,今天他已成为市场知名的价值投资笃信者、维护者与践行者,我们也常常有关于价值发现与价值坚守的话题交流。对价值本源的探索不仅需要思考、实践和人生历程中认知的不断丰富,更需要抵御质疑,不变初心,真心做时间的朋友的勇气和诚实。张磊在《价值》一书中有许多关于个人经历的真实感悟与成长反思,相信书中所总结的关于价值投资的思考、投资的理念与方法,可以让追求价值投资的读者产生共鸣。这是一部对于价值投资做出深度思考的佳作。

巴曙松

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任何有价值的金融活动,都可以理解为通过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来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个优化的过程,往往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就投资领域而言,这个优化过程对外来说,包括深入理解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不仅仅满足于发现价值,还需要积极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来创造价值,这就是张磊在书中所说的成长为“良善资本”的过程;对内来说,这也是一个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框架,不断进行自我挑战、自我反思的过程。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这都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演进的过程。如果出色的投资业绩是一棵大树,那么,这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才是真正支持其成为大树的丰富而庞大的根系。张磊在这本书中,系统梳理了自己在寻求价值投资过程中的成长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不同环境下的成长轨迹与不断探索的根系。这是一份饶有趣味并颇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张磊校友的《价值》,恰好诠释了年轻人自我价值投资的真义: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有何成就,只要坚持追求真理,保持理性的好奇、诚实和独立,不断创造价值,就能够在更大的格局上实现人生的意义,这也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本意。

董明珠

格力电器董事长

高瓴领投格力十几年了,所以我很早就认识张磊。他是一位不一样的投资人,既能够投资高科技企业,还能够帮助传统企业做科技赋能。更令人感佩的,是他坚持“重仓中国”、重仓中国制造、重仓中国创新,坚持深耕实体经济、拥抱产业变革的决心和精气神。中国制造一定能够凭借科技创新实现新的飞跃。这本《价

值》是他的思考与总结,更藏有未来实体经济和产业创新的启示,值得细读!

●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

张磊

高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我们是创业者,恰巧是投资人”,张磊以乐观主义创业者的心态创立高瓴,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长期主义和研究驱动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坚定地“重仓中国”,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产业创新。经过十五年的发展,高瓴不仅成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更支持和参与了一批伟大企业的诞生和成长。张磊同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会副董事长,耶鲁大学校董会董事兼亚洲发展委员会主席,西湖大学创始捐赠人、创校校董兼发展委员会主席,未来论坛创始理事、未来科学大奖发起人和捐赠人之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学术转型格局中的哈特曼伦理学
一、传统本体论的新本体论转向
(一)传统本体论的两种基本范式
(二)传统本体论的基本特征
(三)“新本体论”的建构
二、近代哲学的价值学转向
(一)价值承诺式微
(二)哲学的危机
(三)现象学的危机意识及其内部分裂
(四)价值学转向
三、传统伦理学的价值伦理学转向
(一)道德基础问题的提出
(二)道德基础问题在伦理学中的地位
(三)伦理学史上道德基础的三种建构及哈特曼德基理论的柏拉图主义渊源
(四)价值伦理学转向
第二章 哈特曼伦理学与舍勒伦理学的关系
一、哈特曼与舍勒:谁是实质价值伦理学的真正创立者
二、舍勒的“开门”与哈特曼的“践入”
三、舍勒伦理学对哈特曼的“启示”
四、舍勒伦理学与哈特曼伦理学的主要分歧
第三章 道德基于价值的路径
一、价值问题的优先性
二、价值问题的楔入点
三、建构道德之价值基础的方法
第四章 道德之价值基础的柏拉图主义本质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价值柏拉图主义的原型
二、叔本华对柏拉图理念论的进一步发展
三、哈特曼价值柏拉图主义的内涵
(一)价值本质论
(二)价值关系论
(三)价值发现论
(四)价值理想论
(五)价值原则论
(六)价值形而上学
四、哈特曼价值柏拉图主义对柏拉图主义的推动
五、哈特曼价值柏拉图主义的自然主义倾向
第五章 道德之价值基础的结构
一、价值域
二、价值维度
(一)价值维度体系
(二)价值高度与价值强度
(三)Cadwallader所描述的哈特曼的“价值空间”模型
三、价值等级标准
(一)哈特曼和舍勒价值等级出场理论比较
(二)舍勒的价值等级标准理论及哈特曼的批判
(三)价值等级标准的确立
四、价值分类
五、价值样式理论
(一)哈特曼的价值样式理论
(二)第一个价值群:最一般的反题
(三)第二个价值群:制约内容的价值
(四)第三个价值群:基本道德价值群
(五)第四个价值群:特殊道德价值群
(六)与舍勒的价值样式及价值秩序理论的比较
六、价值的立体层状结构
七、对哈特曼价值维度和价值空间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一)形式主义倾向
(二)哈特曼所要表达的真正的“价值空间”及其所缺失的维度
第六章 道德之价值基础的秩序
一、本体论领域与价值论领域
二、范畴规律与价值规律
(一)范畴规律
(二)价值规律
(三)范畴规律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三、基本价值规律
(一)分层规律
(二)基础规律
(三)对立规律
(四)补充规律
(五)高度规律和强度规律
四、基本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基于价值的意志自由何以可能
一、价值接受
(一)人生来携有模糊的价值意识
(二)价值接受的三个途径
二、价值实现的机制
(一)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双重决定
(二)目的性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关系
(三)目的性关系的结构
三、意志自由
第八章 整体的评价与可能的超越
一、对哈特曼价值伦理学的整体评价
二、问题的重新确立与基本思路
(一)存在、人与我
(二)看、思与做
(三)“应当”是如何发生的?
(四)作为人我应当做什么
(五)对于人什么是有价值的
三、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价值
四、道德行为何以可能
(一)道德行为标准问题的提出
(二)道德行为成立的条件
(三)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一本
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