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八十年前,伍尔夫在剑桥大学某女子学院作演讲,主题是“女性和小说”,却因为身为女人,被拒绝单独进入图书馆,还被从草坪上赶了出来。《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话题由此展开。弗吉尼亚·伍尔夫很清楚,最好的作家并不会将性别带入自己的文字中;她也深知,直至她所生活的年代,社会一直由性别划分为两个阶级,通往作家道路上的重重关卡,无不对其中的“第二性”征收天价的过路费。之后她在此基础上撰写《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并于1929年出版。伍尔夫讲述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女性要认清自身的境遇,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独立思考,自由生活,发挥出女性的最大优势,成就自我。妇女若要成为伟大的作家,其先决条件是要争取独立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一间自己的房间。唯有这样,女性才能敞开心扉,平心静气地从事文学创作,而不受外界的干扰,才华得以充分展现。本书是伍尔夫最重要的非虚构作品,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宣言。“女性身上有一种高度发达的创造力,生来复杂且强大……她们的创造力和男性的极为不同。这种力量是几个世纪的严厉约束换来的,它不可替代,如果遭到遏制或者白白浪费,那绝对是一万个可惜。”
作者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小说家、评论家、出版人,二十世纪伟大的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先驱,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代表作有《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等。
目录
一间自己的房间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伍尔夫日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