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书名: 中药药理学作者: 徐晓玉 编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日期: 2008-01价格: 20.00元页数: 245isbn: 9787532391394评分: 84.3 (微信)

正版购买


内容

《中药药理学(供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仍按中药功效分类,全书共分23章,其中总论4章,各论18章,实验计划1章。总论各章重点阐明研究对象、学科任务、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及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等。各论各章先写概述,后写代表药和代表方剂。因受教学时数所限,编写的药物和方剂不多,单味药97个,常用方剂21首。每味药下先简介来源、拉丁学名、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药理为重点;现代应用力求简明,主要列现代病名,并以单味药应用为主,配伍两味以上者一般不收;不良反应有则写,无则不写,着重写临床所出现的毒、副反应,经动物长期毒性试验所发现的毒性反应和中毒器官亦作适当介绍,以提供临床用药时注意。方剂体例则先列方名、出处及组成,其他内容同单味药。

作者

《中药药理学(供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仍按中药功效分类,全书共分23章,其中总论4章,各论18章,实验计划1章。总论各章重点阐明研究对象、学科任务、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及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等。各论各章先写概述,后写代表药和代表方剂。因受教学时数所限,编写的药物和方剂不多,单味药97个,常用方剂21首。每味药下先简介来源、拉丁学名、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药理为重点;现代应用力求简明,主要列现代病名,并以单味药应用为主,配伍两味以上者一般不收;不良反应有则写,无则不写,着重写临床所出现的毒、副反应,经动物长期毒性试验所发现的毒性反应和中毒器官亦作适当介绍,以提供临床用药时注意。方剂体例则先列方名、出处及组成,其他内容同单味药。

目录

一 总论
第1章 绪论
第2章 中药药效学
第3章 中药毒理学
第4章 中药药动学
第5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第6章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第7章 中药新药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二 各论
第8章 解表药
第9章 清热药
第10章 泻下药
第11章 祛风湿药
第12章 化湿药
第13章 利水渗湿药
第14章 温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