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中国制度史》是史学巨匠吕思勉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类制度的起源、演变与影响。吕思勉先生以他深厚的文献学功底与宏阔的历史视野,打破传统断代史的局限,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文明治理体系的连续性和变革性。
本书内容涵盖政体、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宗法、婚姻、土地制度、货币经济等核心领域,既注重制度本身的考证,也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社会背景与思想动因。吕思勉秉持着“通贯古今”的治史理念,是一部深度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沿革的鸿篇巨制。
作者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汉族,江苏常州人。我国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51年院系合并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生教授。 史学代表作品:《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为代表的四部断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目录
第一章农工商业1
第二章财产51
第三章钱币89
第四章饮食121
第五章衣服147
第六章宫室201
第七章婚姻235
第八章宗族273
第九章国体309
第十章政体337
第十一章户籍371
第十二章赋役397
第十三章征榷447
第十四章官制487
第十五章选举529
第十六章兵制575
第十七章刑法613
索引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