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
此书以典范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取材于四书、《春秋》三传、《史记》、《汉书》、韩愈文。全书十卷,卷一“正名”,介绍所用术语,卷二至六论实字,卷七至九论虚字,卷十论句读。此书中“字”相当于今日所说“词”,“句”相当于今日所说“句子”,“词”相当于今日所说“句子成分”,“读”相当于今日所说主谓词组和复句的分句,故卷二至九所论即词法,卷十所论即句法。书中划分出名字、代字、动字等九种词类,起词、止词等七种句子成分,主张以词义确定词类,并认为词类和句子成分有对当关系。遇到不符对当规定的情况,就用词类通假来解释。
此书模仿西方语法,兼顾汉语自身特点,建立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汉语语法体系,组织严密,层次井然。全书收录例句达七千余,罗列了古汉语中各种语法现象,总结、发现了不少汉语语法规律。不过,由于创始研究之难和历史的局限,此书也有不少缺陷。例如有些地方过于机械地套用西方语法范畴,有些术语的界定不够明确、使用前后不一贯等。
关于此书评价,梁启超云:“中国之有文典,自马氏始。”王力云:“《马氏文通》可以说是富于创造性的一部语法书。”
此书版本有光绪二十四至二十五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光绪三十年上海印书馆版、一九三三年商务印书馆印杨树达刊误本等。
作者
《马氏文通(哲学社会科学类)》最早于189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以典范的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取材于四书、春秋三传、《史记》、《汉书》及韩愈诗文,例句达七八千。《马氏文通(哲学社会科学类)》体系模仿西方传统语法学,同时也注意汉语实际,如词类系统,除名字、代字、静字、动字、状字、介字、连字、叹字之外,增加了助字(语气词)。全书共十卷:卷一讲正名,界定主要术语;卷二至卷九依次论述各类实词和虚词;卷十论句读,为句法总论,这是《马氏文通(哲学社会科学类)》的重点,正如《例言》所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马氏文通(哲学社会科学类)》版本采用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目录
重印《马氏文通》序(吕叔湘)
序
后序
例言
正名卷之一
实字卷之二
名字二之一
代字二之二
指名代字二之三
接读代字二之四
询问代字二之五
指示代字二之六
实字卷之三
主次三之一
偏次三之二
宾次三之三
同次三之四
静字三之五
滋静三之六
表词三之七
论比三之八
实字卷之四
外动字四之一
受动字四之二
内动字四之三
同动助动字四之四
无属动字四之五
实字卷之五
动字假借五之一
动字辨音五之二
动字相承五之三
散动诸式五之四
实字卷之六
状字诸用六之一
状字假借六之二
状字诸式六之三
状字别义六之四
自记
虚字卷之七
介字
之字之用七之一
于字之用七之二
以字之用七之三
与字之用七之四
为字之用七之五
由用微自诸字七之六
虚字卷之八
提起连字八之一
承接连字八之二
承接连字八之三
转捩连字八之四
推拓连字八之五
虚字卷之九
传信助字九之一
传信助字九之二
传信助字九之三
传信助字九之四
传疑助字九之五
合助助字九之六
叹字九之七
论句读卷之十
词语索引
编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