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

书名: 西方美学史作者: 朱光潜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4-02价格: 9.9页数: 556isbn: 9787548606048评分: 8.7 (豆瓣)评分: 88.6 (微信)

正版购买


内容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全书由序论和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二部分,17、18世纪和启蒙运动;第三部分,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最后对全书四个关键性美学问题专题研究。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作者

凌继尧,男,1945年生,江苏南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学专家。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北京大学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师从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1986年8月赴莫斯科大学哲学系访学,合作导师为前苏联著名美学家奥夫襄尼科夫。1981年起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1986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1992年2月被评为教授,同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1994年起在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工作,曾任人文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年起在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研究中心(江苏省文科基地)主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艺术学分委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评审组成员,《艺术学》丛刊编委会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学会会长,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理事,广东工业大学学术顾问。凌继尧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理论、美学、艺术设计学,先后主持了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项“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并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美学史(4卷本)”的编写工作。凌继尧先生迄今已经招收40名博士生,指导的多篇博士论文获得校级、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凌门弟子”已成为当今我国艺术学教学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著作有《艺术设计概论》《设计概论》《美学十五讲》《中国艺术批评史》(主编)等,译著有《艺术活动的功能》《艺术形态学》(合译)等。

目录

序论
第一编 德国美学
引言
第一章 德国古典美学的余绪
第一节 黑格尔主义美学
第二节 新康德主义美学
第三节 哈特曼的无意识美学
第四节 洛采的价值论美学
第二章 形式主义美学
第一节 赫尔巴特的美学
第二节 齐美尔曼的美学
第三节 汉斯力克的音乐美学
第三章 心理学美学
第一节 实验美学
第二节 移情说美学
第四章 生命哲学的美学
第一节 狄尔泰的体验美学
第二节 齐美尔的生命形式美学
第三节 奥伊肯的精神生活的美学
第五章 艺术科学的兴起
第一节 格罗塞的艺术科学
第二节 朗格的艺术科学
第六章 唯意志论美学
第一节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美学
第二节 尼采的强力意志美学
第二编 俄国美学
引言
第七章 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形成
第八章 别林斯基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别林斯基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以艺术为美学的对象
第三节 批判:运动的美学
第四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五节 形象思维论
第六节 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
第七节 喜剧和悲剧论
第九章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
第一节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美学的批判
第三节 美学和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第四节 美是生活
第五节 艺术本质论
第六节 美学范畴论:崇高、滑稽、悲剧、丑
第十章 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杜勃罗留波夫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 皮萨列夫的美学思想
第十一章 现实主义美学的新拓展
第一节 列夫.托尔斯泰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第十二章 俄国美学新思潮的滥觞
第一节 波杰勃尼亚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 维谢洛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第三编 法国美学
引言
第十三章 浪漫主义美学
第一节 史达尔夫人论南北文学
第二节 夏多布里昂之开浪漫主义的当代性
第三节 司汤达论浪漫主义的当代性
第四节 德拉克洛瓦论美
第五节 雨果的美丑对照理论
第十四章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第一节 巴尔扎克论小说作为历史
第二节 福楼拜的真实标准
第三节 左拉实验主义艺术理论
第十五章 实证主义美学
第一节 圣伯夫和文艺批评
第二节 维龙的艺术表现情感论
第三节 丹纳的三要素艺术决定论
第四节 居约的社会学美学
第十六章 唯美主义
第一节 戈蒂埃论美
第二节 波德莱尔和应和论
第十七章 折中主义美学及其他
第一节 库申的折中主义美学
第二节 罗丹论艺术
第三节 高更后印象主义艺术论
第四节 巴希的“同情的象征主义”说
第四编 英国美学
引言
第十八章 英国浪漫主义美学思想
第一节 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美学理论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美学理论
第十九章 唯美主义美学思想
第一节 佩特的唯美主义美学理论
第二节 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理论
第二十章 英国社会学美学
第一节 罗斯金的美学理论
第二节 莫里斯的艺术美学理论
第三节 弗雷泽的《金枝》和美学
第四节 斯宾塞的美学理论
第二十一章 新黑格尔主义美学
第一节 布拉德雷的悲剧理论和“为诗而诗”说
第二节 鲍桑葵的美学理论
第二十二章 心理学美学
第一节 浮龙.李的移情说美学
第二节 萨利的快乐说美学
第二十三章 达尔文的进化论美学
第一节 进化论美学的方法论
第二节 性选择和美
第五编 其他各国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法
第二节 对艺术起源的具体研究
第三节 艺术起源的核心:功利性
第四节 艺术冲动和艺术表现:对艺术起源的心理学研究
第二十五章 爱默生的美学理论
第一节 超验主义的美论
第二节 美的等级理论
第三节 艺术理论
第二十六章 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理论
第一节 艺术与现实
第二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关于艺术自由问题
第六编 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一节 《巴黎手稿》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艺术生产论
第三节 艺术对世界的掌握方式
第四节 悲剧论
第二十八章 恩格斯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对“真正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
第二节 文艺批评的标准: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
第三节 现实主义思想
本卷人名译名对照表

上一本
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