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美国伯克希尔女性史会议书籍奖“首部著作奖”
备受关注的女性史研究著作
探究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与性别问题的经典之作
名人推荐语:
作者大大丰富了我们对那些令人不安的、有趣的现象的了解:一大批年轻女性发誓终身守贞,或以自杀的方式来纪念她们生病、精神错乱或死去的未婚夫。作者阐明了那个时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复杂性,并将广泛的性别问题纳入了关注范围,远远超出了所调查的主题。
——加拿大约克大学人文部女性研究院教授,季家珍(Joan Judge)
社会历史学家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就是解释那些在现代读者看来令人困惑甚至震惊的行为。作者在这本优秀的书中抽丝剥茧地阐明了这个问题。
——明尼苏达大学历史教授,王安(Ann Waltner)
作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封建末期,女性在意识形态、心理、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对社会的反应。作者收集的资料丰富,包括了贞女们自己的作品,以及生动的插图、编年表和地图,同时保持学术严谨。这本书对非专业人士和专家理解这个时期女性、家庭、社会的相互作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历史系,艾志端(Kathryn Edgerton-Tarpley)
作者整理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始档案,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中国封建末期的“贞女”这个被极度塑造的人群形象。她的书将这种对女性贞节的极端崇拜置于当时文化和知识讨论的背景中,为研究女性生活和中国历史增添了宝贵的内容。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胡缨(Ying Hu)
内容简介:
中国封建末期的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论争。
本书从家庭冲突、国家政策、地方历史、学术论争以及贞女个人的主观观点等角度,对中国封建末期贞女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对贞女现象及其与当时社会制度、文化、经济、思想变迁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探讨女性与其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勾勒贞女现象之形成、发展轨迹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它的反应,通过判析围绕着贞女现象的矛盾冲突,揭示这种行为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本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索贞女的心理、情感、理想和生活历程,并由此解释是什么影响了这一时期女性的性别身份,以及她们如何看待和表达尊严、责任和爱情,从而为了解中国封建末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作者
作者简介:
卢苇菁(Weijing Lu),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妇女史、清代社会和文化史。除本书外,还著有《游鉴明采茶:儒家道德模式之外的妇女生产》(Arranged Companions:Marriage and Intimacy in Qing China,2021)等。
译者简介:
秦立彦,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包括中美文学关系研究、中英文学关系、英美现代诗歌、中国电影。著有《理想世界及其裂隙——华兹华斯叙事诗研究》;译有《我孤独地漫游,如一朵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华兹华斯叙事诗选》等;并从事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各自的世界》《可以幸福的时刻》《地铁里的博尔赫斯》。
卢苇菁(Weijing Lu),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妇女史、清代社会和文化史。除本书外,还著有《游鉴明采茶:儒家道德模式之外的妇女生产》(Arranged Companions:Marriage and Intimacy in Qing China,2021)等。
目录
译者的话致谢引言 贞女现象的背景与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 贞女现象与明清历史 贞女与明清的家庭 “为什么”的问题 本书的资料问题第一部分 历史 第1章 道德英雄主义与崇尚极端:明朝(1368—1644) “贞”和“贞女” 早期故事 话语变化:宋元时期 明朝的国家政策 追求新奇与极端的文化 政治动荡与道德英雄主义 女性的忠贞与男性的忠诚 第2章 聚焦于贞女:17世纪 赞美殉死 清初文人对贞女的赞美 雪棠纪 宋典事件 王秀文传奇 朝代危机和贞女象征 不合作者 复明分子在行动 效忠清廷 第3章 表彰贞女的国家和社会网络:18~19世纪 旋表和满族的民族身份 禁殉政策及其妥协 对贞女的旌表 地方政府的奖励 文人歌咏和征文 建祠 地区差异第二部分 选择 第4章 劝阻:贞女的母家与夫家 守贞——唯一的出路? 贞女的阶级与教育背景 父母一女儿的冲突 矛盾的责任:贞与孝 面对“抗命”的女儿 父母威逼的问题 应对不寻常的“儿媳” 立嗣 务实的新策略 第5章 为理念而献身:选择殉节 选择死亡 风光的自杀:奔殉 为名而自杀? 自杀行为的文化象征 义:不容推卸的责任 幼年订婚的心理影响 包办订婚中的“情” 相聚于另一个世界 “美丽的想法”从何而来 第6章 年轻的生命,漫长的旅程:贞女的生活 婚礼 特殊的儿媳 “处女母亲” 贞女的行为规范 枯井波澜 性的问题 伸张正义 当地精英和贞女的娘家第三部分 意识形态 第7章 古礼与新解:关于贞女的争论 归有光与明朝的贞女争论 清初的争论 著名的乾嘉学者加入讨论 在考据圈子之外 儒家经典注释中的争论 合葬的问题 中庸之道——平衡道义与礼仪 父兄笔下的贞女结论附录《钦定大清一统志》中所录的贞女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