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长沙药解》,四卷,清代医家黄元御撰,成书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是书选《伤寒》《金匮》所载药物162种,以药名药性为纲,以仲景某方用此药为目,逐一阐发。每药先述性味、归经、药性特点;再引《伤寒》《金匮》方剂,分析该方主治、病机、证候;继释该药及其组成药物在此方中的功效意义、用药宜忌及制备方法等。释药与议方、论病相结合,源于经典又切于应用,使药效阐述不流于空泛。本次整理以《黄氏医书八种》道光十二年(1832)阳湖张琦宛邻书屋刻本为底本。
作者
《长沙药解》内容简介: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精研《伤寒》、《金匮》数十载,感于“本草既论,杂不可信,《素问》诸书,又不及方药,睢栉景氏继炎黄之业,作《伤寒》《金匮》,后世宗之,为方书之祖。为正药性而师后世,遂一远考《内经》,旁概百氏,笺疏仲景方药,述《伤寒》《金匮》之旨,撰《长沙药解》。
《长沙药解》取仲景常用药物162种诠释之。于本药之下,首述性味归经,继述功用治证,次录《伤寒》、《金匮》凡用是药之方,是方治证,再加以诠释,兼及前人论述之得失。诠释多有发明,为前人所未及者。后世评述先生“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