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中国法学的落后集中反映在教材上。内容空洞无物、语言枯燥乏味的法学教材耽误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扼杀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本来,教材的编写要以现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从中系统地吸收养料。可是学风浮夸,制度低效,法学界尤甚。发表出来的所谓成果和论文大都是无用的垃圾。教材的编写者们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教材上不去,年轻一代的基础打不扎实,科研就没有后劲,反过来又制约教材质量的提高。要突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局面,写出与国际接轨的教材来,必须跳出学术界,向两个方面寻求素材:第一是实践部门,主要是我国法院的判例以及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实务;第二是国外的判例、规则和学术讨论。除此之外别无他路。本书正是在这两个方向上努力的。
作者
朱锦清,副教授,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明尼苏达大学、耶鲁大学和纽约大学法学院的法学硕1984年3月至1987年8月,在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为系里开创了农业法课程;
1987年8月至1993年8月,在美国读书,先后取得明尼苏达大学、耶鲁大学和纽约大学法学院的法学硕士学位;访问过密西根大学和哈佛大学等法学院;先后四个暑假在丹佛、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多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从事公司与诉讼实践。
1990年,因写作比赛获胜而荣任纽约大学《国际法与国际政治》杂志编辑;
1991年春,进入该校的法学博士(S.J.D)计划。
1993年9月至1994年8月,在美国新泽西联邦地区法院担任法官文书,起草了大量判词。这些判词已成为美国判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从事诉讼实践,多次出庭。
1995年9月至1997年10月,在华尔街全球顶尖律师事务所Sullivan & Cromwell的公司部当律师。
1996年2月,被纽约州法院正式接纳为该州律师,而后任美国全国律师协会官员。
1998年3月至今,在浙江工商大学(原杭州商学院)担任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美国法律制度(英文)和美国公司法(英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著有《证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现已更新至第三版。
2013年11月出版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书。士。
目录
第一章公司与公司法 11
第一节 什么是公司? 1
一、公司简介 1
二、定义讨论 4
第二节 公司的起源 5
第三节 公司的分类
第四节 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法的定义
二、公司法的内容
三、公司法的性质或归类
第二章 公司证券
第一节 股票
第二节 债券
第三节 股票衍生物
第三章 公司会计
第一节 财会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
二、损益表
三、现金流量表
第二节 赢利分析
一、资产回报率
二、普通股回报率
三、普通股每股赢利
第三节 风险分析
一、短期风险
二、长期风险
第四章 公司资本研究
第一节 最低资本限额
第二节 不同资本制度的比较
第三节 股东出资的形式
一、法定出资形式
二、对禁止的讨论
第四节 出资不足的补足责任
一、简单不足
二、溢价发行中的不足
第五节 资产评估中的问题
第六节 资本结构中债与股的关系
第七节 先买权与份额稀释
第五章 设立公司
第一节 企业形式的选择
一、税收待遇比较
二、有限责任比较
三、转让自由比较
四、设立费用与手续麻烦比较
五、企业存续、筹资、利润分配等方面的便利比较
第二节 设立公司的实体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法定最低资本限额
三、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
五、有公司住所
第三节 设立公司的具体手续
一、申请名称预先核准
二、申请设立公司
第四节 成立公司的政策取向和其他问题
第五节 发起人之间的协议
第六节 股份的认购
第七节 发起人对外签订的合同
第八节 发起人与公司
一、发起人合同
二、设立费用
三、发起人自身对公司的投资
第九节 事实公司与禁反公司
第六章 有限责任与刺穿公司面纱
第一节 有限责任的确立
第二节 有限责任的优点
第三节 有限责任的否定——刺穿公司面纱及其3+1标准
一、刺穿公司面纱的三个必要条件
二、刺穿公司面纱的两类案情
第四节 合同案子中刺穿公司面纱
第五节 企业整体责任规则
第六节 倒刺穿
第七节 刺穿面纱的特殊情形:股东债权降级——深石规则
第八节 刺穿公司面纱的利与弊讨论
第七章 经营范围
第一节 经营范围和权力限制
一、经营范围紧箍咒
二、隐含权力与明文限制
第二节 英美经验借鉴——公司的目的和权力
第三节 概念小议——经营范围、能力、目的和权力
第四节 公司的行为能力与侵权犯罪能力
第八章 公司机构与权力分配
第一节 法定代表人
第二节 董事会
第三节 监事会
第四节 股东会 1
第五节 机构之间的权力冲突
第九章 我国公司实践中的股权纠纷
第一节 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
第二节 冒名、代签、代理
第三节 多种多样的股权纠纷
第四节 公司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对股权归属的影响
第十章 股东查阅权
第一节 中国查阅权案例研究
第二节 美国查阅权案例比较
第十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
第一节 公司内部的压迫和排挤
第二节 股东协议
第三节 制度设计与纠纷控制
一、股东关系的设计
二、僵局的化解
三、限制股份转让
第十二章 上市公司的特点
第一节 公开义务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哲学
二、证券的特殊性
三、强制公开
第二节 投票代理与股东民主
第三节 要约收购
第四节 经营管理中的其它特点
一、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与赢利中心
二、公司总部和CEO
三、高管报酬
四、上市公司中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三者关系
五、机构投资者
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