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

紫禁城的黄昏

书名: 紫禁城的黄昏作者: 庄士敦译者: 孟国祥 等出版社: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日期: 1990-10价格: 24.9页数: 347isbn: 9787805191966评分: 8.5 (豆瓣)评分: 69.9 (微信)

正版购买


内容

本书主要记述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黄昏时期,即1912年至1924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溥仪被逐出宫期间的历史,作者庄士敦以帝制向共和的转变为历史背景,其中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事件;以担任帝师、与末代皇帝溥仪共处的经历为内容,对紫禁城里独特、封闭又令人向往的生活图景进行了描绘,把他眼中真实的溥仪和近代中国动荡不安的局面通过回忆录的方式一一呈现出来,形形色色的人物鲜活灵动,跃然纸上。

作者

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开始了“帝师”生涯。庄士敦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庄士敦是一个汉学功力深厚、具有学者素养的人,他广猎经史子集,喜欢中国古典诗词与饮茶之道。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著,如《佛教徒在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儒教与近代中国》等。但令其声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出版的这本《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不仅对溥仪竭诚尽忠,也为古老的皇宫带来了新的气息,深受溥仪崇敬。但在大量中国文献中,都不约而同将他写成西方文化的代表,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锋,甚至说庄士敦教英文是假,实际上是小朝廷与英国使馆的联络人,是英国特务。而在英国人的眼中,庄士敦又是一个过于热心拥抱异国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个一心效忠外国主子的“英奸”。

1938年,庄士敦去世,终身未娶。

目录

第一章 1898年:改良运动第二章 改良运动失败第三章 1898年至1901年:反响与义和团运动第四章 1901年至1908年:光绪的最后岁月第五章 慈禧太后第六章 五台山与达赖喇嘛第七章 1911年:辛亥革命第八章 “清室退位优待条件”第九章 大清皇帝与洪宪皇帝第十章 1917年:张勋复辟第十一章 《松寿老人自叙》第十二章 1919年至1924年的紫禁城第十三章 帝师第十四章 紫禁城紫气式微第十五章 内务府第十六章 少年皇帝第十七章 希望与梦想第十八章 龙的成长第十九章 展翅欲飞第二十章 龙凤呈祥第二十一章 各方密谋第二十二章 御花园第二十三章 颐和园第二十四章 11月5日事变第二十五章 困顿之中第二十六章 皇帝出逃后记:龙归故里译后记附录:清代帝王世系表

上一本
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