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近现代日本建筑中,流淌着“日本的国家意识”。从世博到奥运,从天皇系谱到民众关照,每个日本象征性建筑的背后,都是有关“日本特质”的争论。奥运场馆、国会议事堂、皇居等备受瞩目的国家项目,规划建造时都会回望关照伊势神宫、桂离宫等传统建筑,这体现的恰恰是民族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生相克的纠缠。
建筑中的“日本性”是怎样一步步建构并不断转变的?
穿梭于一个个建筑大师与一次次理论浪潮中,在西方现代性与地域传统互动碰撞的图景里,找到日本建筑被世界认可的答案。
本书不是简单地按历史顺序梳理具体事件以还原客观的“建筑史”,而是一场对“什么是日本建筑”的深度考问。
目录
序 论 为何建筑会与日本关联
第一章 奥林匹克
第二章 世博
第三章 屋顶
第四章 新陈代谢
第五章 民众
第六章 冈本太郎
第七章 核爆
第八章 战争
第九章 皇居·宫殿
第十章 国会议事堂
后 记
建筑索引
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