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畅销近百年的学术经典,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齐名
本书1936年在日本岩波书店出版,1939年便由商务印书馆以《中国哲学思想史》为名引进出版,随后畅销至今。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金谷治称“此书很快被翻译成了中文,和前后出版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起,作为划时期的著作,受到世界性的高度评价”。
★日本中国思想史学创立者的代表作,以内在关联探究中国思想的推移发展
武内义雄深入探讨中国学术流派的师承和思潮的变迁,而非用西方术语和模式套中国的材料,开启了日本真正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本书不罗列人名、书名,而是关注一种思想从何产生,又通往何处。其论述如思维导图一般清晰,引导读者体会中国思想的变迁,而不是仅仅记忆人名、书名,是不可多得的入门佳作。
★俯瞰思想史全体的明澈论述,精译精校,新增作者所荐入门书单
本书文笔雅致,论述透彻精到,言简意赅,读来如春风拂面。新版以《武内义雄全集》第八卷为底本修正原译文不当之处,并增补作者为读者所列入门书单。
本书是汉学大家武内义雄的代表作。全书将中国思想的演变分作三期,即未受外来影响的古代期、佛教传入后儒释道三者交涉的中古期,以及宋明以来的儒教革新期。在各期中,作者分析一种思想自何而生,又通向何处,从而清楚勾勒出中国两千年的思想面容。作者潜心研究《论语》《老子》等经典数十年,因此述及诸子时代、经学时代时言简意赅,难出其右。
作者
武内义雄(1886—1966),字谊卿,号述庵。京都大学文学博士,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获“文化功劳者”称号。师从狩野直喜,研究集清代考据学与日本汉学文献批判学之长,奠定了日本中国思想史研究基础。著有《论语之研究》《老子原始》等,另有《武内义雄全集》十卷行世。
汪馥泉(1900—1959),字浚,杭州人。曾任教于复旦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等。译有《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思想史纲》等。
夏川,日语译者,译有《花衣魔笛手》《鹤见俊辅传》《日本近代史》等。
目录
自 序
例 言
一 思想和思想史
二 中国思想史
三 春秋时代
四 子产
五 叔孙豹
六 孔子
七 战国时代
八 墨子
九 杨朱
一〇 孟子
一一 庄子
一二 惠施与公孙龙
一三 荀卿
一四 老子
一五 韩非
一六 秦汉时代
一七 易传与中庸
一八 大学与礼运
一九 邹衍与董仲舒
二〇 王充
二一 魏晋时代
二二 王弼
二三 郭象与向秀
二四 东晋清谈
二五 南北朝隋唐之佛学
二六 竺道生
二七 慧能
二八 慧能以下之禅宗
二九 宋元明时代
三〇 周濂溪
三一 邵康节
三二 张横渠
三三 程明道
三四 程伊川
三五 朱晦庵
三六 陆象山
三七 王阳明
三八 清代
三九 王船山
四〇 颜习斋
四一 戴东原
四二 章实斋
四三 现代思想
四四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