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艺术哲学》作为对艺术的哲学思考,讨论了艺术的六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它们是: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创造、艺术作品的接受、五大类艺术的感知特性。这六个方面的讨论,大体构成了艺术哲学探讨的基本领域。艺术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美育的思想基础,也是展开有价值的艺术批评的重要前提。
作者
谢林(F. W. J. Schelling, 1775-18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并称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代表作品有《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先验唯心论体系》《哲学与宗教》《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世界时代》《神话哲 学》《启示哲学》等。
先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海德堡大学洪堡学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德国古典哲学、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一部 作品
第一章 “实在性”定义
第一节 表象论
第二节 表现论
第三节 形式论
第二章 “制度性”定义
第二节 “制度性”存在
第三节 作为“可能唯一世界”的艺术作品
第二部 解释
第三章 解释的功能
第一节 语言的非正常用途
第二节 非正常语言
第三节 艺术语言的非正常性
第四章 解释的内容
第一节 艺术家的意图
第二节 语言的对象
第三节 作品的世界
第五章 解释的逻辑
第一节 非文字语言
第二节 “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
第三节 解释的结构
第四节 “多样性”与“单一性”
第三部 评价
第六章 价值的标准
第一节 装饰性功能
第二节 教育性功能
第三节 心理学功能
第四节 自律性功能
第八章 艺术的价值
第一节 美的价值
第二节 艺术的价值
第三节 评价的实质
结语